习近平总书记在“7·29”重要指示中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提出了“四个带头”的重要要求,其中“带头深化理论武装”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想理论是灵魂,着力从思想上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当前,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越是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需要带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夯实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
一、聚焦主题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思想旗帜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高举思想旗帜,聚焦主题主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形成推动“以高促高”的强大思想动能。
一是坚持政治学习根本定位。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持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进一步加深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二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把理论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信仰力量,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经常对标对表党章和党规党纪要求,深入查找差距不足,在学思践悟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用好部史部风展、党史展览馆、各类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三是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理论武装工作要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好担负起“以高促高”的政治责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重大改革任务,列出专题学、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二、聚焦重点群体,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重头”、年轻干部这个“大头”,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深度拓展。
一是抓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学习载体,拓宽学习方式、抓好学习管理,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应当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自觉学习、带头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推动中心组加强集体学习研讨,借助调查研究、专家辅导报告、主题联学等拓展学习方式,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多种方式领学带学,持续增强学习效果。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完善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定期通报学习情况等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坚持以落实《“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抓手,深化年轻干部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理论素养。不断建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选优配强小组组长和青年学习导师,鼓励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先行先试,探索适应青年特点的学习方法,着力选树一批青年理论学习模范小组和模范个人。健全青年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制定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规则,推动各部门健全完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制度,打造“青年学习汇”升级版。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结合实际确定学习目标、设置学习专题、明确学习任务,推广“读书班”“课题制”“项目攻关”等学习方式,持续开展“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根在基层”调研实践等活动,提高青年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三是抓实基层党组织日常学习。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支部建在司局、党小组建在处室”的特点,紧密联系部门职能使命、联系岗位职责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抓好日常理论学习。要加强分类指导,综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联学等多种方式深化学习。要积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等创建活动,总结提炼党支部“理论学习法”、创新案例等,加强优秀党支部学习品牌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注意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自学,实现理论武装的“精准滴灌”。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理论武装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创新方法、丰富载体,着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一是健全学习制度。落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用好“五学联动”机制,建立领导干部领学、带学、讲学、促学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头雁作用,推动学习贯彻层层递进、走深走实。推动建立领导班子读书班制度,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坐下来、静下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研讨。健全专题党课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到分管领域、部门等基层单位或所在党支部讲专题党课,重点讲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体会,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联系实际讲好党课。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探索“主题党日+”模式,抓实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
二是丰富形式载体。坚持丰富形式与创新载体相结合,用好学习阵地,发挥各部门所属党校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用好部门所属媒体、“两微一端”等宣传手段,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把理论讲好、讲透、讲活。运用专家辅导、课堂讲授、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现场体验、主题联学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学习方式,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部工作APP等平台,打造理论学习“线上课堂”。在鼓励方式载体创新同时,要注意坚守政治学习定位,坚决防止娱乐化、庸俗化、肤浅化倾向。
三是加强指导督促。把理论学习情况纳入机关党建专项督查和各部门内部巡视的重点内容,深入了解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持续推动学习深化、成果转化。要强化平时的督查检查,把学习情况作为评选建设模范机关标兵单位和先进单位、评定“四强”党支部的重要依据,作为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内容。要加强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理论学习的日常管理和指导督促,对一些基层单位理论学习弱化、虚化的问题“对症下药”,切实加以解决。
四、坚持学以致用,推动学习成果更好转化运用
理论武装工作要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一是加强政绩观教育。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运用“学查改”机制,从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纪律规矩等方面,深入查找、解决政绩观偏差错位问题,树牢正确政绩观。
二是深化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通“学”与“用”的桥梁。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本部门职能职责,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理论武装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自身职责,把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研究,深入分析问题短板和根源,提出务实管用的思路举措,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对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锚定目标、锲而不舍,日拱一卒、夯紧夯实,以高质量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