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机关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网站支持IPv6协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开展纪律教育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展纪律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纪律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高度看,开展纪律教育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然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所在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生动力,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纵观世界各国大党,因忽视纪律教育、疏于纪律建设导致政党衰败或亡党的事例时有发生,苏共就是典型例子。我们要引以为戒,开展纪律教育、加强纪律建设,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二)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开展纪律教育是弘扬纪律严明的光荣传统、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举措。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并多次开展纪律教育,保证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各个重要历史节点来看,开展纪律教育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从管党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看,开展纪律教育是加强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34.4万人次,2024年有214.8万人次,可以看出,当前党员干部违纪人次仍处于高位。从干部职级来看,各个层级的党员干部都有违纪现象发生;从违纪事项来看,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方面都有涉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领导干部犯错误,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可见加强纪律教育的迫切性。

二、深刻剖析党员干部违纪的思想根源,为开展纪律教育找准靶向

(一)信仰缺失。从党员干部违纪案件通报来看,理想信念不坚定是首要问题。一些党员干部随着职务的提升,党的观念、党的意识却没有随之提升,反而放松了思想改造,理想信念逐步动摇,直至背离了初心使命,在歪风邪气侵蚀中变质变色。从组织身份上看,他们还是党员,但从思想上考察,他们早已背离党的性质宗旨,与党离心离德,思想脱党必然导致行动违纪。

(二)心理失衡。一些党员干部面对正常的职务变动、进退留转,不能以正确心态面对,感到委屈、失落,甚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等,这也是破纪破法的内因之一。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正确面对工作岗位调整;有的看到同事晋升或企业主坐高档车、住别墅,心理逐渐失衡,慢慢步入违纪违法的歧途;有的认为收受财物是“理所当然”,毫无畏惧之心。

(三)认知偏差。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认识纪律教育的重要性或违纪的严重后果。有的知纪不准确,存在不同程度的“纪盲”现象;有的认为党纪离自己很远,只要自己不违纪就不需要学纪,把纪律教育当成“耳旁风”;有的明纪不深刻,认为是小事小节,对党规党纪不敬畏,心存侥幸、走偏越界;有的守纪不严格,对个人私欲不遏制,从小占小收到大贪大敛、肆意妄为。

(四)观念扭曲。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出现错位,必然会导致违纪行为产生。有的党员干部一门心思投机钻营向上爬;有的将成功定位于追求财富、追求物欲;有的为了获取所谓政绩不惜劳民伤财,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和需求,等等。

(五)定力不足。面对诱惑和考验,能否“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定力。一名违纪的领导干部忏悔道,如果当时定力足,就不会在“工作需要”的幌子掩饰下被“围猎”,就不会在“人之常情”的幌子掩饰下被“温水煮青蛙”,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三、深入分析纪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纪律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纪律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的认知中,纪律多指的是廉洁纪律,纪律教育约等于廉洁纪律教育。廉洁纪律教育固然重要,但党的纪律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只强调廉洁纪律教育而忽视了其他党纪教育,甚至“漏项”。例如,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纪律是领导的事,与基层干部关系不大,殊不知,基层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就是违反了政治纪律。

(二)纪律教育难以做到入脑入心。方式方法上,主要依赖“填鸭式”灌输等传统教育方法,同时存在“一刀切”现象,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分类别的纪律教育少,特别是医生、教师、警察、“三新”等行业或领域的党员因工作性质原因,很难组织集中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学”往往变“不学”。警示教育上,大部分警示内容不是身边人身边事,有的因保密要求对本地区本系统的典型案例刻意回避,有的选择案例遮遮掩掩、现身说法拿捏不准、剖析问题千篇一律,党员观看警示片犹如“看戏”、当作“故事会”,没有真正触动心灵。效果检验上,目前针对教育质量、效果的检验和考核机制不够明确和具体,管理难度大,导致纪律教育形式化、走过场,存在“雨过地皮湿”现象。

(三)纪律教育存在容易被忽视的党员群体。海关、税务等实施垂管的大系统、大部门,以及一些层级多、党员多的大单位,因管理机制特殊,容易忽视、弱化对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看得到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到”现象。重大项目派驻外地党员、政府驻外地办事处党员、派驻外地帮扶党员等往往成为教育管理监督的薄弱点,有的派驻党员认为单位“鞭长莫及”,容易放松自我要求。各类编外人员、借调人员,由于身份不同、流动性强等原因,对其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甚至成为纪律教育的“真空地带”。离退休党员监督管理有疏漏,有的党员干部退而不“休”,利用原来的影响力发挥“余热”,违规兼职取酬谋取私利;有的党员干部退休后“顿感自由”甚至“放飞自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纪律教育的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有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认为纪律教育是纪检部门、分管纪检工作班子成员的职责,就直接部署给机关党委或机关纪委,缺少统一指导和跟踪问效。有的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履责不力,对纪律教育质效重视不够、把关不严。抓纪律教育存在“一阵风”的现象,没有抓在经常,弱化了纪律教育的预防功能。没有用好党支部这个教育管理党员的第一阵地。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上做得不到位,相关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彻底。

四、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切实推动纪律教育走深走实

(一)内容方面,要以政治纪律教育统领各项纪律教育。必须把政治纪律教育放在首位,发挥政治纪律教育的政治导向作用、价值导向作用、行为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其他纪律教育的效果。同时,除了政治纪律和廉洁纪律,党的纪律还包含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要紧扣这六项纪律开展纪律教育,准确掌握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党员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

(二)对象方面,要抓好重点群体和易忽视群体。要紧盯“一把手”和关键领导岗位干部,将其作为纪律教育重中之重,对其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通过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使其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发挥“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要紧盯年轻党员干部,抓住新入职、新提拔重用等关键节点做实纪律教育,通过全周期培养、全方位管理,补齐年轻党员干部纪法教育短板弱项,防止成长“黄金期”变成违纪“危险期”。要紧盯垂管部门党员干部,部门党组(党委)全面落实垂管部门主体责任,在抓好本机关的党员纪律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党员纪律教育工作责任;地方党委要将垂管部门党员纪律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总体部署,在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的同时,支持配合垂管部门党组(党委)抓好抓实下级垂管部门党员纪律教育。要紧盯驻外地党员干部,按照“谁派出、谁负责”原则,派出单位要落实主管责任,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纪律教育融于驻外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情感疏导、人文关怀中,与主责主业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确保驻外地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不弱化不淡化。要紧盯离退休党员干部,从离退休特点和身心健康实际出发,可采取“线上+线下”“个人+集中”等方式开展纪律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退休注意事项和纪律教育负面清单,引导他们在退休生活中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维护党员形象,确保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守好“夕阳红”。要紧盯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党员、借调党员,按照“谁借用、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用人单位要杜绝“只用不管”“管而不严”惯性思维,对日常编外人员中的党员或借调党员同步同标准开展纪律教育,让他们与在编干部一道规范自身言行、守好纪律底线。

(三)方式方面,要开拓创新提升实际效果。按需供给“套餐式”教育,比如,开展年轻干部“入职课”、干部提任“责任课”、纪法教育“规矩课”、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课”、先进榜样“激励课”、典型案例“警示课”、临退干部“晚节课”等纪律教育,避免一套“教材”管全部。选准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分层分级、分领域、分行业开展警示教育,推动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丰富警示教育手段,综合运用实名通报、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以活生生的教训警醒党员干部“见不廉而内自省”。

(四)范围方面,要广泛延伸纪律教育触角。向入党积极分子延伸,将纪律教育作为入党前的一门“必修课”,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自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纪律严明的党,选择入党必须自愿接受纪律约束。向家庭延伸,加强对党员干部家庭成员的教育提醒,通过开展廉洁家访、家属开放日、一封家书、座谈会等方式,以好家风引领社风民风,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向社会延伸,推动开展全民诚信教育,研究开设纪律咨询热线,用好新媒体新平台,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宣传引导,增强全民廉洁意识和廉洁观念,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责任制方面,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各级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落实纪律教育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委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纪律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发挥组织领导、指导帮带、服务保障等作用,确保纪律教育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基层党委对下级党组织进行全覆盖、全过程指导,防止出现偏差。党支部担负起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做好纪律教育“规定动作”。要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把开展纪律教育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述责内容,在平时考核、日常考核中进一步明确重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结合实际、服务中心、取得实效上下真功夫。

五、进一步完善纪律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纪律保障

(一)集中性纪律教育与经常性纪律教育相结合。集中性纪律教育具有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时效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可短期内提升纪律教育整体成效。同时,也要念好“常”字诀,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常学常新、常做常新,提高纪律教育实效。

(二)党规党纪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是管党治党的“硬杠杠”。理想信念教育属于“软约束”,是精神支柱、力量之源。两者相结合,“软硬兼施”,党员才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地位特殊、职责特殊、影响特殊,只有把这部分人管好了,纪律教育才有说服力。同时,也要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管住“绝大多数”,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实现纪律教育全覆盖。

(四)统一规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既要注重整体动作,统一规范具体要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常态化的纪律教育工作格局;也要注重分层分类精准施教,防止出现“一刀切”、走过场现象,通过量身定制差异化学习内容和方式,实现精准指导、靶向发力,不断提升纪律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