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机关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网站支持IPv6协议
在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9月26日,胡荃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加快转型发展 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26日)

胡荃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为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面对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严峻挑战,八届市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拼搏实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在稳定经济增长中推动了转型升级。顶住煤炭、钢铁等主要工业品量价齐跌的严重冲击,经济保持了年均7.1%的增速。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1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6倍。集中力量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平煤神马己二酸己内酰胺一期、平高特高压超高压装备产业基地等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4个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深化企业大服务行动,设立中小企业增信基金、还贷周转金和新兴产业创投基金,出台“退城进园”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土地及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成功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非煤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5.5、7.8和9.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14.3个百分点;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快速发展,14家金融机构入驻我市,平顶山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1.4个百分点;现代农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建高标准粮田62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7家,创建为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效清洁炼焦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我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5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3项,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增强了动力活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新增市场主体5.6万个。完成市属国企改制18家。10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科技、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县(市)全部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石龙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开放招商成效明显,成功举办第四、第五、第六届“华合论坛”,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3.4倍和1.9倍。

在坚持以创促建中改善了城乡面貌。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295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批,起步区拓展到31平方公里,现代化湖滨新城初具规模。老城区城中村连片开发和旧城改造主体完工1100万平方米。集中整治违法占地3073亩,拆除违章建筑223万平方米。平顶山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白龟湖和白鹭洲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市数字化城管投入运行。县城和小城镇扩容提质,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提高7.4个百分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南水北调工程平顶山段按期通水,郑万高铁平顶山段全线开工,孟平铁路复线建成,平宝、宝石、平郏快速通道通车。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了绿色发展。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关闭地方小煤矿97座;淘汰落后焦炭产能420万吨、水泥产能160万吨、炼铁产能30万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省定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25.7%。全面开展立体治污,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湛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点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园林县城全覆盖。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被国家确定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示范市,成为全国首批12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增进了社会和谐。每年集中财力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2%和10.6%。新增城镇就业50.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保障性住房8.9万套。新建改建幼儿园277所、中小学402所。26.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突出思想文化引领,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强化网络阵地管理,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鹰城好人。深化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蝉联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正式获得地方立法权,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六五”普法被评为全国中期先进市。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高度重视信访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安定和谐。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强化了政治保证。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顽疾,突出抓好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专项治理,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明纪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顺利完成县乡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任务;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0万多人次,执政骨干队伍、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成县乡村三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2468个,实现基层党建有形和有效“两个全覆盖”。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推进“三转”,实施“纪挺法前”,建立巡察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反腐,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逐步显现。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和改进党对新形势下人大、政协、统战、群团等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生动政治局面。

回顾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极富挑战。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克服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战胜了建市以来特大旱灾,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深刻体会到,把平顶山的事情办好,必须把牢政治方向、主动站位大局,把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与平顶山实际结合起来,谋大势、理思路,聚合力、保落实,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化、实践化;必须扭住第一要务、致力转型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招商,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动力转换,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惠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根本保证,通过大抓党建、大抓基层,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引领和保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这些经验,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持续坚持和发扬光大。

同志们,五年来的成就,是在中央、省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平单位、驻平部队和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八届市委,向所有为全市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平顶山正经受着转型的阵痛和巨大的压力,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和重化工类产业比重大,服务业发展滞后;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县域经济缺乏活力;发展环境不优,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矛盾增多;一些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要求

未来五年,对平顶山极其关键。我们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迈向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纵观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市单靠煤炭等支柱产业支撑较高发展速度不再可能,必须丢掉坐等经济回暖的幻想,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跳出“资源陷阱”,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唯一选择,大力调整优化结构,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这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我们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更有自身优越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日趋完备的载体平台。特别是随着我省“五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给我们带来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诸多利好;随着郑万高铁、三洋铁路、洛平漯周城轨、沙河复航、鲁山机场的启动建设,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市综合交通优势,有助发展临铁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争分夺秒、拼尽全力,放大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后发优势,就一定能在转型发展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境界,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锁定“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进“四大转型”,就是以解决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推进经济转型;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引领,推进城市转型;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手段,推进社会转型;以绿色发展为取向,推进生态转型。

实施“六大攻坚”,就是围绕落实“十三五”规划,突出发展重点,实施产业升级、城乡统筹、开放招商、改革创新、生态建设、精准脱贫六大攻坚,分专题制订三年行动计划,整合资源,明确责任,项目化推进,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

创建“一个示范”,就是创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成为创新引领的工业新城、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近悦远来的旅游名城、文明和谐的平安福城。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工业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城乡一体化协调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进展,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美丽鹰城基本展现。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人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社会治理富有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法治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持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正风肃纪常态长效,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我们坚信,无论形势多么严峻、发展任务多么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抓落实,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平顶山一定会焕发新活力、铸就新辉煌!

三、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支撑。要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双高引领”,制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强化工业强市主导地位。坚持存量调优、增量求新,加快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车及零部件、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5+5”工业新体系。依托尼龙产业规模技术优势,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工业丝、帘子布、工程塑料及其终端产品链,形成尼龙66与尼龙6协同发展的大尼龙格局,打造中国尼龙城;依托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谋划发展储能产业,巩固中部能源城;依托高压电气装备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龙头带动、集群配套,建设中原电气城;依托宝丰不锈钢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下力气建设销售和物流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不锈钢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坚持“一县(区)一主业”,围绕主业做大、辅业做强,制定差别化考核办法,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配套,集群式整合、基地化布局,建设一批产业特征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区晋星升级。合理布局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区打造成产业高地、创新高地。抓好中小微企业培育,实施工业强基、质量品牌提升、百强百高等工程,推进企业上规入库。抓好产业项目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服务业兴市战略取向。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两大战略支撑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三大高成长服务业,改造提升现代商贸、住宿餐饮、房地产三大传统服务业,形成“233+”服务业新体系。发挥“山、佛、汤、寺、衙、湖”等资源优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构建全域化、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加快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拨中心,打造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区域物流枢纽。大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突出医养结合,加快发展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培育高端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引进品牌地产企业,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服务业“两区”建设,打造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率、功能高复合、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争创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为抓手,统筹推进粮食“双高”创建、生态粮饲料粮基地、农业产业化集群、都市生态农业和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持续完善农业金融、市场、创新、追溯等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农林牧深度融合、种养加一体经营、产供销相衔接、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积极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培育网络经济新业态。全面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发展体验经济、分享经济,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强化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推动传统商圈向体验式、智慧化转型。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运用,建设一批政务云、公共云、行业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构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面落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激活民间投资。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推动双向对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利用国有企业融资、品牌、技术、管理等优势,提升非公经济发展层次。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举措。立足中心城市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坚持产业支撑、功能集合、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制订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一核三组两星”现代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

编制全域规划引领发展。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产业演进规律、人与自然发展规律,把全市7882平方公里当作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和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空间、规模结构、产业结构,构建以都市区为中心,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多规合一”,形成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对接套合的规划体系,努力实现规划“全域覆盖”、交通“全域互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生态“全域共享”。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专项规划体系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开展城市设计,综合考虑空间形态、建筑布局、功能结构、景观风貌、山林水系,塑造城市特色。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贯彻执行。

提升中心城市建管水平。老城区要控制开发强度,推进密集人口和设施疏解,加快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北部矿区综合整治和湛南新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要突出高铁站、行政服务区、商务中心区、环湖开发等重点区域建设,完善医院、学校、商业等公共服务配套功能,规划建设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集聚的金融商务中心,打造现代化城市样板。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构建“两环九放射”城市快速路网,加快形成“北环过山、南环越湖、轻轨启动、沙河复航、高铁通行、机场建成”的大交通格局。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新理念,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加快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建设。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推进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强化县城和中心镇的支撑承载功能。突出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作用,实施县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完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能力。加快城市组团之间快速通道建设。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科学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对城中村、城郊村、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有步骤地规划改造,推动村民转市民;对深山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结合产业扶贫实施搬迁;对不确定性较大的平原地区村庄,根据产业基础和前景选择引导点,规划村庄布局。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教育牵动,完善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大力传承培育城市文化。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网络舆情管控,讲述鹰城好故事、传播鹰城好声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普及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书香鹰城”。深度挖掘丰厚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大香山、陶瓷、魔术、戏曲、“三苏”、根亲等特色文化名片。加强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创作中融入历史文化基因,延续城市肌理和文脉,彰显鹰城文化魅力。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力联动”,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力之源。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制订实施深化改革、开放招商、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解除束缚、突破瓶颈,增强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深化改革攻坚。坚持正确方向和问题导向,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提高抓改革落实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促进行政高效运行。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改革措施,倒逼产业优化升级。围绕构建资本融合、混合所有的多元产权格局,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全力支持中央和省属国企改革,做好“三供一业”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大力推进市属国企改革。继续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PPP模式,推进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基础和关键,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打通农村产权交易和融资的瓶颈,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深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民主法制、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让群众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扩大开放招商。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和商会作用、更加注重以优质综合服务招商,突出专题性推介、区域性对接、集群式引进、基地化布局,引龙头、补链条,推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与我市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高位嫁接、集群发展。努力办好“华合论坛”,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签约项目考核,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推进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设,积极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区,不断完善开放平台功能。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融入全省“五大国家战略”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人才经济技术联系,不断提升开放水平。

增强创新驱动。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双提升”,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进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使各类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六、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终身追究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制度机制,制订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充分发挥环境的硬约束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环境执法监察,健全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退出机制,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造绿色生活空间。全面贯彻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坚决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深入实施蓝天工程,严格目标管理,强化扬尘、工业、燃煤、机动车、秸秆焚烧等污染源综合防控,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深入实施碧水工程,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和多污染协同控制,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全处理,加强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源保护,全面完成湛河综合治理。深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使农村更加干净优美。

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并重,以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维护生态平衡,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平原农区、环西部山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和沙河流域生态体系建设,构建“两区一廊道一水系”的区域生态格局。以城市水系连通为重点,通过引水、供水工程建设,实现昭平台、孤石滩、燕山、白龟湖“四湖”联动,构建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城市生态水网体系,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化、建设水生态,打造灵动秀美的水韵之城。

七、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平安幸福的和谐社会,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核心要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幸福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转、扶、搬、保、救”等有效措施,拓宽脱贫攻坚途径,完善脱贫攻坚举措,强化脱贫攻坚保障,确保2017年叶县脱贫摘帽、2018年鲁山县脱贫摘帽、2019年国家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和居民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复转军人、化解过剩产能转岗职工等就业工作。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城乡居民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健全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兜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健全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发展慈善事业,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工作,织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入学(园)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引导民办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支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内涵式特色发展。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鹰城建设,实施一批重大医疗卫生项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坚持优生优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巩固发展民主政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落实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各项要求,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支持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畅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渠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积极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注重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同心助力转型发展。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新性开展工作。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积极审慎开展地方立法,适时制定符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地方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厘清权力边界,规范运行程序,完善制约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支持法检“两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市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全面依法治市有力有效推进。

切实维护和谐稳定。树立“大平安”理念,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完善群众诉求纠纷调处机制,依法依规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化解非法集资、征地拆迁、企业改革等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入推进企业风险预控管理和网格化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邪教活动和各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八、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党;推进党的建设,务必全面从严。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自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干部培训规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引导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快建设新的市委党校,实现县级党校建设全部达标,充分发挥党校理论教育主阵地、党性教育“大熔炉”作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党性修养、纪律观念、道德品质。深刻剖析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党员干部凝神聚气、固本培元,拧紧思想行动“总开关”,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从市委常委会做起、从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做起,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学习掌握党委会工作方法,推动党的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兰考标准,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让交心谈心、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完善和落实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为核心,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严格按程序、规则和集体意志办事。健全落实党委专题听取同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党组工作制度,坚持下级党委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努力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巩固深化党内学习教育成果,促进作风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广泛开展与基层单位结对帮扶活动,推广基层联系点、基层挂职任职、党代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等做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正风肃纪,紧盯重要领域、重要问题、重要节点,开展经常性专项整治,从严惩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倡树正确用人导向,锻造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在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中识别干部,在应对难事、急事、复杂事中考验干部,在基层一线、发展任务重的地方、关键岗位上锻炼干部。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干部考核精准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奖惩激励作用。完善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函询、诫勉等制度,探索建立对为官不为者的教育和惩戒机制、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机制。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合理使用各个年龄段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完善党管人才机制,优先落实人才发展规划,让各类人才在加快转型发展生动实践中各得其所、各显其能。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强化大抓基层、抓好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构建上下联动、运转高效、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对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要区分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把常住人口中的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带头人队伍建设,特别要选好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严格党员标准,把好入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干部工作报酬稳定增长机制,拓宽基层干部职级晋升渠道,让他们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促进廉洁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落实责任清单、签字背书、年度双报告、述责述廉与评议等工作制度,实行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促进责任落实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和监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突出一把手监督,探索加强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把握政治巡察定位,紧扣“六项纪律”,加大巡察力度,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于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光荣使命鞭策着我们,风险挑战考验着我们,美好前景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团结拼搏、砥砺奋进,为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而不懈奋斗!